金属探测器的检测精度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11年6月15日 23时40分
可获得的最高灵敏度取决于产品规格、类型与包装材料,应当在与金属探测器制造商协商之后作出选择。
在确定操作灵敏度或者比较不同金属探测器的功能时,应当考虑下列两大要素: 应当能够无需操作人员照料即可长期保持灵敏度。需要人监控的不稳定设备一无所值。 检测机应该避免因为振动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而发出错误剔除信号,剔除任何的合格产品 为了获得对包装产品的最佳灵敏度,最好能够确保所使用的包装材料不含有金属(如:存在于低质量回收型纸板内的订书钉与金属异物)。 应当针对各产品的设置确定可获得的最佳灵敏度 如果与金属探测器触发点(“检测阀值”)相比,测试样片所发出的信号较大,则可以说具有一个“良好的检测边际”。如果显示屏能够准确地反映检测信号,通常可通过观察该信号判断是否有较大的金属异物。 了解检测边际非常有用,原因是这可用于确定系统验证的实际频率。 应当留存各产品的灵敏度设置与测试结果记录,供技术与卫生评审时审核使用。 只有指定受训员工应当具有灵敏度调节控制权。应当通过密码保护或锁定调节参数的方式防止其他员工进行控制。 确定灵敏度标准 制造商需要在最大操作灵敏度与实施及执行的实用性之间加以权衡。性能水平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最终应当成为制造商的决定。
通常设定下列一个或多个层级中的灵敏度标准: 1公司范围内 2生产线指标 3产品组/生产线指标 对于糖果等小型干燥产品的制造商而言,确定灵敏度标准相对较为容易,而对生产一系列产品线的制造商而言则难度较大。
公司范围内灵敏度标准 制造商通常会针对不同的生产线与产品采用相同的公司标准。灵敏度标准将适用于不同制造商所生产的不同类型、年限与可靠性的不同检测机。但这种标准的缺点是无法针对特定应用或产品最大限度提高灵敏度,另外公司标准会很有可能受到最小公分母(即:最差灵敏度或效率最低的检测机)的支配。
但是,如果采用最低公司标准对成品进行检测,将有助于消除将检测机安装在生产线中错误位置的可能性。例如,考虑检测整箱包装而不是检测各个物品的情况。装入外包装内的检测机尺寸越大,则灵敏度越低。
根据产品设定灵敏度标准 为了使操作灵敏度达到最高水平,应当根据产品定义灵敏度标准。然而,最好将不同类型产品数量控制在最小范围。操作人员的选择越多,则在选择正确产品设置时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
产品组/产品线灵敏度标准 通常的做法是根据产品/产品组类别或各条生产类似产品的生产线制订不同的灵敏度标准。 根据产品/产品组类别或各条生产类似产品的生产线制订不同的灵敏度标准有助于识别性能较差的检测机。
编制灵敏度标准 灵敏度标准应当以可检测的最小球径表示。由小球直径与材料类型标记,例如:1.0mm直径,316不锈钢。如同第三章中所述的那样,必须陈述实际的材料类型,而不仅仅是总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不锈钢),原因是导磁率与导电率不同。 可检测的最小球径应当适用于金属探测器的开口高度与产品类型/用途。通常所述的产品/应用类型如下: 1 干燥产品 2 冰冻品 3 新鲜/导电产品 4 潮湿/解冻产品 5 金属薄膜包装产品 灵敏度标准应正式立档(版本控制及授权)并且向整个公司传达。该标准应当由经过适当培训的检验员工负责。 关键字:金属探测器 金属探测仪 金属检测机 产品分类:金属探测器 食品金属探测器 食品金属检测机 食品金属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