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13个监管部门不作为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发布时间:2012年4月15日 18时17分
金属探测器(食品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仪、食品金属检测机)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联合华仪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享受健康生活;促进和谐。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考虑,购买食品的时候;建议选择有如下四种标志(1)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绿色食品标志(3)有机食品标志(4)QS标志:QS标志QS是英文quality 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产品食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新华网银川4月15日电 (记者 何晨阳)“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这两句谚语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大于天。刚被“地沟油”折腾够呛的消费者最近又被“老酸奶中是否添加了废弃皮革制品制成的工业明胶”弄得一头雾水,“食品安全”又一次被置于聚光灯下。问题到底出在哪?
去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食品安全犯罪最高可处死刑,法律法规不可谓不严厉,我国目前对外公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达13个,监管机构也不可谓不多。但毒奶粉走了,瘦肉精、牛肉膏和染色馒头又来了,连体育总局都被“逼”得禁止国家队在外吃肉了。“问题食品”为何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管好一张嘴真就那么难?
网友“一萧一剑”说:无良商贩固然可恨,监管部门就脱得了责任吗?他认为,食品安全事件更主要是监管部门责任缺失,才让无良商贩钻了空子,如果食品安全监督部门都能切实负起责任,那么大多数“毒”食品都会被提前发现。
去年沈阳查获的“毒豆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据报道,当地媒体早在查处前一年就对蹇明志生产“毒豆芽”一事予以曝光,之后当地工商部门以无照经营对当事人做了简单处罚,在他搬换地方后,便不了了之。而在查处后的专题讨论会上,当地工商、质监、农委等部门均称“不归我管”。
“多龙治水”的结果原来是大家都“不作为”?!
一位食品监管部门负责人近日在与记者私下交流时表示,13个部门分管着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每个部门可能都觉得还有下一个环节能管。结果,食品安全事件就在一个个监管部门的“侥幸”中发生了,其实,只要有一个环节能真正严格把关,食品安全事件就能避免。
保障食品安全并不难。正如一些专家所言,相关法律有了,那么执法者的执行力就成为问题的关键,食品安全领域目前迫在眉睫的是对监管渎职者的处罚何时能到位。只有将食品安全机构纳入相关法律进行约束,强化问责,让每个监管部门在各个监管环节都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才能让每个公民不再为“嘴”发愁。
原文转自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2-04-15/151124275394.shtml
(欢迎你浏览本站http://www.unihuayi8.com/ 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方面文章,我们会更努力的为你提供更多关于食品安全行业知识给你参考,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
--------------------------------------------------------------------------------
看过“媒体称13个监管部门不作为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人还关注:
陈冲:尽最大力量确保食品安全 保护全民健康 [2012-4-15 18:31:46]
人人乐承认售过期货 布吉市场监管所不作为 [2012-4-15 18:30:23]
定期曝光食品安全违法企业 [2012-4-15 18:29:07]
新海集团拒绝向消费者道歉 不解释下架产品去向 [2012-4-15 18:27:33]
“彩色”食品成儿童健康“杀手” 专家:让孩子远离颜色魅惑字号 [2012-4-15 18:25:31]
食品安全“痼弊”催生“替代”产业 [2012-4-15 18:2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