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勾兑,豆浆也来“逗你玩”
发布时间:2012年4月16日 20时20分
金属探测器( 食品金属探测器、 金属探测仪、 食品金属检测机)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联合华仪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享受健康生活;促进和谐。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考虑,购买食品的时候;建议选择有如下四种标志(1)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绿色食品标志(3)有机食品标志(4)QS标志:QS标志QS是英文quality 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产品食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用豆浆香精勾兑的豆浆考验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身体和商贩的良知,还有我们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一杯鲜豆浆,天天保健康”。
早上起来喝豆浆几乎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但在街边小摊上买的豆浆能否真正“保健康”,那就要细细追问:这豆浆是不是真的够新鲜了。
近日,网络上爆出一个公式,让很多人看了后是胆战心惊:“白开水+豆浆香精=鲜豆浆”。豆浆香精,已经成为继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一大堆名词之后让人们食时难以心安的名词。
据记者调查发现,西安市面上确也有豆浆香精存在,并已成为很多商贩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而有关专家认为,长期食用勾兑豆浆危害健康。
每天早上为补充营养而喝的豆浆,竟然是用香精勾兑而成。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逗你玩”了一把的豆浆背后所隐藏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严肃性却一点也“不好玩”。
调查,豆浆香精确实存在
“白开水+豆浆香精=鲜豆浆”,这是近日网络上曝出的一个公式,而许多人看后都胆战心惊。
早上一杯豆浆,补钙又补充蛋白质,这是很多人选择豆浆作为早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快节奏的都市,对于每天都要在公交车上补觉的人们,街头卖的豆浆就成为了首选。
那么,我们每天早晨喝的物美价廉的豆浆是否都是白开水和豆浆香精冲调而出呢?
4月10日早晨,记者来到一处早餐摊点较多的地方,一眼望去,早市上售卖豆浆的商户有好几家,基本价格都集中在1元钱左右。
试过几家后记者发现,这些豆浆色泽、香味都不错,但没有家里的豆浆机打出来的口感。旁边有一家打着“现磨豆浆”招牌的,销售价格为两元钱的,味道稍微浓一点。
“你喝那一块钱一杯的,就等于花钱买了白开水喝,里头还不知道加的啥东西,喝了对身体也不好。”打着现磨豆浆招牌的老板告诉记者,自己家的豆浆虽然比旁边的贵一倍,但是他是正儿八经地用豆子现磨出来的。
“营养价值高啊,要不你喝豆浆图了个啥?”老板直白地告诉记者。
随后,在位于西安市丰庆路的西安小食品市场上,记者找到了一家专门销售食品添加剂的门店。老板在得知记者想要购买豆浆香精的意图时,很警觉地说道,“没有,我们这里早都不卖这些东西了。”
旁边商铺老板小声告诉记者,“这几天这事儿正闹得凶,你是生面孔,谁敢跟你说自己这儿有卖的啊。现在除非是熟客才会出售。”
看来,豆浆香精确实存在。那豆浆香精是如何使用的呢?
经营豆制品生意近20年的董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存在的这种勾兑豆浆,简单来说,就是在少量豆浆中加入大量添加剂,来控制豆浆的口感和黏稠度,完全就是合成的。而这种已经成为一定的行业潜规则,也是“不能说的秘密”。
“其实,单纯用豆浆精是不能冲制出豆浆的,虽然白开水加香精变不了豆浆,但在鲜豆浆中加入豆浆粉香精、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早已成为行业‘潜规则’。”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副教授高贵田告诉记者。
暴利,诱使大量使用
那么,豆浆香精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呢?
高贵田介绍说:“豆浆精其实属于国家规定的合法添加剂中的一种,只是不能大剂量使用。”
据他解释,豆浆精是一种浓缩多种香精制成的添加剂,主要用来增加豆浆的香味和改善口感,其主要成分为乳化剂、增稠剂、乙基香兰素等。
“香兰素是人类化学合成的第一种香料,我们吃的巧克力、冰淇淋、饮料等都含有这种香料。”高贵田说,国家规定可以按照正常的生产需要,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这种添加剂,但是关于用量却有着一定的限制。
也就是说,按照一定比例使用豆浆香精是合理的。那么,现在市场的商家是怎么使用豆浆香精的呢?
而据媒体调查,现在更多商户使用的是少量原磨豆浆+大量水和大量豆浆香精的方式来制作豆浆。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使用豆浆精呢?
“很多商户为了节省成本,都在超标使用、大剂量使用豆浆精。”高贵田说,“采用豆浆精勾兑豆浆可以说是一个利润巨大、暴利的行当。”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公斤豆浆精可以冲近200杯豆浆。一千克的豆浆精不到三十块钱,三到五克就能兑出两杯豆浆。一杯豆浆按照一块钱来算的话,一包豆浆精兑出的豆浆就能卖出五百块钱。
“即使抛开低廉的成本,这其中高达一二十倍的利润简直令人咋舌。所以才有很多商户选择了这种不法的手段,危害的是消费者的健康。”高贵田如是说。
长期使用这些超标使用豆浆香精而勾兑而成的豆浆会有什么影响呢?
“这样用豆浆精冲制出来的豆浆已经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所在,长期服用不仅不会补充蛋白质,反而会使人营养不良,甚至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高贵田说,这样大剂量使用对人身体——比如对肝脏、肾脏是有害的。“长期食用甚至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而据他透露:现在街头这些豆浆摊使用的豆浆精,如果不考虑用量,单纯从使用的添加剂原料上来说,很多可能本身就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属于‘三无产品’,这样不明来路的豆浆精加到豆浆里面,本身就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危害。”
“那些小摊贩使用的‘三无产品’是否含有其他成分,目前还不清楚,也无法确定是否还具有其他的危害性。”高贵田说。
而据媒体报道,很多现在市场流通的豆浆香精包装上看不到其用料和成分的说明。
监管,还需加强
市场流通的豆浆香精存在成为隐患,但产、销、用却畅通无阻,获得很容易,这无疑放大了安全危害。
豆浆精泛滥,固然跟不良厂家、商家为谋利不择手段有关,但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难逃监管之失的责任。
而相关检测部门表示,国家目前并无豆浆检测的相关标准,缺乏有效的理论作为检测的依据和指导,因而豆浆成分“检测毫无意义”。
同时,对于豆浆香精也一样是一个监管“盲区”, 勾兑豆浆的这种香精甚至连国家标准都没有,“无据可依”,无法检测。
据了解,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这也就意味着,有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
有评论人士认为,所谓监管之失,一方面是标准之失。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标准,让产品和商品有一定的标准,便于厂家和商家在产销时遵守,同时也让监管部门自己执法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但目前豆浆制作和销售市场比较混乱,由于没有国家标准,现磨豆浆和调制豆浆无法区分界定,这不但‘束缚’了监管部门的手脚,也变相鼓励了商家的非法添加行为。”
现在,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专家说:如果吃加工食品较多,三餐都在外面吃,一天吃下的食品添加剂可能超过60 种!
而近几年来关于食品添加剂危害的新闻层出不穷,从街头商贩卖的染色糖到跨国企业的“苏丹红”事件,最近爆出的豆浆精、“老酸奶事件”,民众已然对“食品添加剂”闻之色变。
究其原因,是部分不良食品生产经营者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添加非食用添加剂造成的。甚至有人在网上疾呼,这次是豆浆精、皮革奶,天知道下次又会是什么新名词的添加剂?
一个问题也被网友提了出来,“食品添加到底有必要添加吗?”
关于这一问题,高贵田说:“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外观,用来吸引消费者。就拿这次的豆浆香精事件来说吧,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可以采用适当添加剂来改善口感的,但是这个量能否按照标准实施就很难说了。”
据他介绍,我国对很多食品添加剂一直有执行的标准,但执行力度上还是稍显不够。
“很多层面会出现一些监管真空地带,另外食品企业的确也太多,单靠政府查处难度也太大,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需要企业、政府、老百姓一起解决的。”高贵田告诉记者。
4 月6 日,卫生部官网上发布消息:卫生部根据征求意见情况并经专家审核,由于其已不具备技术必要性,根据有关规定,拟再对38 种食品添加剂予以撤销。
原文转自城市经济导报 http://www.ceeh.com.cn/html/news/2012/04/16/20120416030548_0.html
(欢迎你浏览本站http://www.unihuayi8.com/ 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方面文章,我们会更努力的为你提供更多关于食品安全行业知识给你参考,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
更多你相关食品安全行业新闻提供给你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