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餐为何会“变质” 食品安全问题又惹人担忧
发布时间:2012年4月16日 20时28分
金属探测器( 食品金属探测器、 金属探测仪、 食品金属检测机)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联合华仪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享受健康生活;促进和谐。温馨提示: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考虑,购买食品的时候;建议选择有如下四种标志(1)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绿色食品标志(3)有机食品标志(4)QS标志:QS标志QS是英文quality 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产品食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从2011年10月起,国务院启动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各地也根据各自的情况,在近期纷纷开始推行这项计划。早在该计划公布之初,国务院就特意提出确保营养餐两个安全,一个是食品安全,一个是资金安全。具体而言,供应给孩子的营养餐不能出现质量问题;所谓资金安全是指,这每天的3元钱要全部吃到孩子嘴里。当时就有媒体认为,这两大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生命线,甚至是营养餐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底线。
但贵州和云南省近期接连发生多起学生营养餐安全事件证明,这两个原本应该毫无理由恪守的“底线”,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如果任由此类事件继续发生,这项主要针对农村学生的“福利政策”,无疑面临着“夭折”的风险。试想,有哪个孩子的家长,能够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吃着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无法保证的营养餐!
那么,这项原本针对众多农村学子的“福利政策”,为何会在实施阶段初期就陷入“变质”的尴尬呢?
作为近期学生营养餐安全事件频发“重灾区”(推行营养餐计划仅一个半月就连续发生三起安全事件,详见今日本报B02版),云南省教育厅12日召开专题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营养餐原料采购烹饪贮藏各环节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学校餐饮卫生安全问题的出现。云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军在此次会议上坦言:“我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在客观上普遍存在食堂不足,农村学校食堂设备不配套,食堂工作人员达不到要求,这给学生营养餐安全保障造成很大的困难。”
“食堂不足、设备不配套、工作人员不达标”,云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军简短的一句话,应该算是点到了云南为何成为营养餐事件多发地带的“死穴”。
而另外一个必须要重视到的情况是,由于此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全针对广大经济欠发达的农村,面临“食堂不足、设备不配套、工作人员不达标”这三个短板的地方,恐怕不仅仅是已经出了问题的贵州和云南两省,这也值得各地相关部门措施得力、加强监管,早日补齐这几项制约该计划推行的短板。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云南和贵州在该计划推行的初期就接连发生问题,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坏事变好事的典范。毕竟,这几起事件不仅会给各地敲响一记警钟,切实加强这两项安全的监管力度,而且严厉的处罚措施(多名校长遭撤职或受处分),也会让该计划的最基层执行者心存敬畏。
毕竟,只有让所有参与该计划实施的部门都心存敬畏,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村孩子畅享营养餐。(本报评论员 韩挺磊)
原文转自新疆都市报 http://news.sohu.com/20120416/n340680555.shtml
(欢迎你浏览本站http://www.unihuayi8.com/ 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方面文章,我们会更努力的为你提供更多关于食品安全行业知识给你参考,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
|